北京
A F G H J L N Q S X Y Z
找医院 问医生
首页 鼻炎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更新时间:2024-11-26 11:41:01 浏览次数:13
手机查看

  院训:团结务实创新奉献

  宗旨:患者利益优先

  愿景:区域医疗中心的领跑者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前身为1904年英国人创建的“西人隔离医院”,1945年收归国有,1960年,医院整体从虹口区搬迁至闵行区鹤庆路。2010年12月,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2020年12月,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复评审。2018年5月,医院获批冠名“上海市红十字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3月,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是上海市首批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之一。2020年7月,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份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单中,医院获评A等,位列上海市同级医院第一名。

  早在1948年,医院就与原国立上海医学院签订教学协议,1961年成为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1989年,经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医科大学再次认定为原上海医科大学教学医院。1998年9月,闵行区人民政府和原上海医科大学正式签订区校共建协议。2004年10月,经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教委考核后批准,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现占地54044平方米(约81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800张,年门急诊量约180万人次,出院病人约3.3万人次。在职职工1723人,专业技术人员144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74人、硕博士29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人,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1人,启明星项目2人,扬帆计划4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小百人”计划培养对象2人,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1人,上海市科协晨光计划1人,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3人,上海市护理学会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1人,闵行区领军人才47人次,闵行区高层次专科骨干医师培养计划13人。

  医院现有38个临床医技科室,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列入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药剂科成为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区属);儿科列入上海卫生计生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计划;肾内科(糖尿病肾病)列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重点病种建设项目;中医科(肺病科)列入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老年护理列入复旦大学临床护理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呼吸内科、骨科、病理科、创伤-急救-危重症医学中心等7个学科列入复旦大学“医院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普外科和神经内科先后两轮列入闵行区医疗系统大学科建设;妇产科、胃肠结直肠外科、神经外科和放射科等11个专科列入闵行区医学特色专科建设。医院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2016年4月,华山医院与闵行区卫计委、市五医院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和聘请华山医院学术主任、特聘教授等,借助复旦大学医学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利用医疗联合体平台优势资源,不断推进大学科建设,促进医院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经过建设,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跻身全市同级医院前列。同时,医院获得国家级认证的“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综合卒中中心”。建成闵行区“盆底中心”,专业特色鲜明。

  医院有70余年的重点高校教学医院历史,每年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高校临床教学与实习任务,每年在院实习医学生约300人。医院有教师近400名;设有复旦大学博士点7个、博导13人;硕士点16个、硕导39人,目前在培研究生100余人。同时,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1个。2017年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开设BLS、ACLS培训课程。2018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授牌的中国基层医生培训中心。

  近五年来,医院在科研合作、课题论文方面成绩斐然,共发表论文1005篇,其中SCI论文359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省部级以上课题3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成功转化专利4项;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12项,优秀创新金奖1项、铜奖3项,职工技术创新银奖3项、铜奖2项、入围奖6项。获得国家级、市级成果奖共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上海护理科技奖三等奖1项。

  医院有11个专业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医院连续两届在“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位列全国前100名,2017年医院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医院老年慢病管理科普基地先后获得“闵行区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科普基地获批成为上海市唯一一家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共建基地。2017年4月,医院获批成立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筹),以“社区健康体系的建设、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健康业务创新、社区健康科技创新、社区健康管理创新”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社区智慧医疗、社区卫生政策研究、社区慢病管理研究、社区卫生教育研究、社区护理研究”等具体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着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社区健康研究高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医院作为闵行区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不仅承担了闵行区域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收治任务,还先后派遣三批5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是闵行区派遣人数最多的医院。除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外,还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共同接管雷神山医院C2普通重症病区,并取得了“零死亡”“零转阳”“零感染”的优异成绩。相关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其中包含医院50名队员的上海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医院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称号,5名队员被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三级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坚持公益性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积极救助贫困患者,承担抗震救灾、援疆、援滇、援外等医疗工作,彰显社会公益责任。医院连续十二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是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

  百年五院沐风雨,不负韶华再出发。医院将始终继续秉承“患者利益优先”的服务宗旨,遵循“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院训,为实现“区域医疗中心的领跑者”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组织沿革

  1904年7月,英国人在旧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区建立“西人隔离医院”。

  1937年12月,日本同仁会华中支部接管医院,改称为“同仁会上海医院”。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立第五医院”。

  1949年7月,上海解放后,医院改称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1960年2月,根据上海市政府决定,医院迁址闵行,院名为“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院址闵行区鹤庆路221号。

  1964年,闵行区并入徐汇区,医院改称为“上海市闵行医院”,定为区级中心医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医院改称为“上海市工农医院”。

  1984年11月,医院恢复“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名称。

  1994年12月,医院被上海市卫生局审定为二级甲等医院。

  1995年,闵行区传染病医院并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1998年,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医科大学签订区校共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协议。

  2004年10月,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同时,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第二轮合作共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协议。

  2004年起,医院开始独立招收培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2010年9月,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第三轮合作共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协议。

  2010年12月,经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组织评审,上海市卫生局认定,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2016年4月,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

  2017年4月,获批成立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筹)。

  2018年5月,获批冠名“上海市红十字第五人民医院”。

  2020年3月,获批冠名“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乙等
021-64308151
上海上海闵行区
上海市闵行区瑞丽路128号

  院训:团结务实创新奉献

  宗旨:患者利益优先

  愿景:区域医疗中心的领跑者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前身为1904年英国人创建的“西人隔离医院”,1945年收归国有,1960年,医院整体从虹口区搬迁至闵行区鹤庆路。2010年12月,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2020年12月,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复评审。2018年5月,医院获批冠名“上海市红十字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3月,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是上海市首批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之一。2020年7月,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份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单中,医院获评A等,位列上海市同级医院第一名。

  早在1948年,医院就与原国立上海医学院签订教学协议,1961年成为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1989年,经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医科大学再次认定为原上海医科大学教学医院。1998年9月,闵行区人民政府和原上海医科大学正式签订区校共建协议。2004年10月,经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教委考核后批准,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现占地54044平方米(约81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800张,年门急诊量约180万人次,出院病人约3.3万人次。在职职工1723人,专业技术人员144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74人、硕博士29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人,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1人,启明星项目2人,扬帆计划4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小百人”计划培养对象2人,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1人,上海市科协晨光计划1人,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3人,上海市护理学会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1人,闵行区领军人才47人次,闵行区高层次专科骨干医师培养计划13人。

  医院现有38个临床医技科室,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列入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药剂科成为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区属);儿科列入上海卫生计生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计划;肾内科(糖尿病肾病)列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重点病种建设项目;中医科(肺病科)列入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老年护理列入复旦大学临床护理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呼吸内科、骨科、病理科、创伤-急救-危重症医学中心等7个学科列入复旦大学“医院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普外科和神经内科先后两轮列入闵行区医疗系统大学科建设;妇产科、胃肠结直肠外科、神经外科和放射科等11个专科列入闵行区医学特色专科建设。医院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2016年4月,华山医院与闵行区卫计委、市五医院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和聘请华山医院学术主任、特聘教授等,借助复旦大学医学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利用医疗联合体平台优势资源,不断推进大学科建设,促进医院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经过建设,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跻身全市同级医院前列。同时,医院获得国家级认证的“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综合卒中中心”。建成闵行区“盆底中心”,专业特色鲜明。

  医院有70余年的重点高校教学医院历史,每年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高校临床教学与实习任务,每年在院实习医学生约300人。医院有教师近400名;设有复旦大学博士点7个、博导13人;硕士点16个、硕导39人,目前在培研究生100余人。同时,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1个。2017年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开设BLS、ACLS培训课程。2018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授牌的中国基层医生培训中心。

  近五年来,医院在科研合作、课题论文方面成绩斐然,共发表论文1005篇,其中SCI论文359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省部级以上课题3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成功转化专利4项;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12项,优秀创新金奖1项、铜奖3项,职工技术创新银奖3项、铜奖2项、入围奖6项。获得国家级、市级成果奖共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上海护理科技奖三等奖1项。

  医院有11个专业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医院连续两届在“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位列全国前100名,2017年医院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医院老年慢病管理科普基地先后获得“闵行区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科普基地获批成为上海市唯一一家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共建基地。2017年4月,医院获批成立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筹),以“社区健康体系的建设、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健康业务创新、社区健康科技创新、社区健康管理创新”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社区智慧医疗、社区卫生政策研究、社区慢病管理研究、社区卫生教育研究、社区护理研究”等具体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着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社区健康研究高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医院作为闵行区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不仅承担了闵行区域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收治任务,还先后派遣三批5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是闵行区派遣人数最多的医院。除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外,还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共同接管雷神山医院C2普通重症病区,并取得了“零死亡”“零转阳”“零感染”的优异成绩。相关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其中包含医院50名队员的上海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医院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称号,5名队员被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三级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坚持公益性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积极救助贫困患者,承担抗震救灾、援疆、援滇、援外等医疗工作,彰显社会公益责任。医院连续十二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是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

  百年五院沐风雨,不负韶华再出发。医院将始终继续秉承“患者利益优先”的服务宗旨,遵循“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院训,为实现“区域医疗中心的领跑者”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组织沿革

  1904年7月,英国人在旧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区建立“西人隔离医院”。

  1937年12月,日本同仁会华中支部接管医院,改称为“同仁会上海医院”。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立第五医院”。

  1949年7月,上海解放后,医院改称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1960年2月,根据上海市政府决定,医院迁址闵行,院名为“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院址闵行区鹤庆路221号。

  1964年,闵行区并入徐汇区,医院改称为“上海市闵行医院”,定为区级中心医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医院改称为“上海市工农医院”。

  1984年11月,医院恢复“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名称。

  1994年12月,医院被上海市卫生局审定为二级甲等医院。

  1995年,闵行区传染病医院并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1998年,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医科大学签订区校共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协议。

  2004年10月,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同时,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第二轮合作共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协议。

  2004年起,医院开始独立招收培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2010年9月,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第三轮合作共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协议。

  2010年12月,经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组织评审,上海市卫生局认定,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2016年4月,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

  2017年4月,获批成立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筹)。

  2018年5月,获批冠名“上海市红十字第五人民医院”。

  2020年3月,获批冠名“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声明:本网站登载内容出于传递健康信息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医生确认信息为准。我们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侵权联系QQ:4254001)
copyright © 2020-2024 福梦鼻炎网 https://www.trilighting.com/ 青岛龙孕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