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A F G H J L N Q S X Y Z
找医院 问医生
首页 鼻炎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新时间:2024-11-27 07:07:01 浏览次数:40
手机查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属卫生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疗机构定点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中医医疗保健中心,也是黑龙江省中医卫生技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全省13个城市、70多个县(市)3800万人口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方面服务责任,同时还辐射省外城市的病患人员。医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1.8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3个住院部、1个门诊部。医院有1人被评为全国名中医,39人被评为省级名中医,有46人被评为校级名中医。

  建院5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一直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医疗工作的理念。注重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文化理念作为全院职工的工作准则贯彻始终。在具体工作中,从创建令患者感动服务入手,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信任,让社会认可。

  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同时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气管、胃、肠电子镜等医疗设备价值约2.4亿元。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妇科、外科、血液病科、护理学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妇科、外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脾胃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治未病科、护理学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专病)10个(肾病科、肺病科、眼科、骨伤科、脑病科、针灸科、中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老年性痴呆病、癫痫病)。现代化的手术室、化验室、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医院实行了院系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学、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民族医学)。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30名,硕士指导教师151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内分泌病学、中医内科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眼科学);省教育厅重点学科5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7个;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

  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中医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今天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在规模建设和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居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全院职工满怀豪情为满足龙江及广大各界患者朋友就医需求而努力工作,为医院明日的辉煌,为中医药美好的明天贡献全部的力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0451-82111401
黑龙江哈尔滨香坊区
耳鼻喉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6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属卫生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疗机构定点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中医医疗保健中心,也是黑龙江省中医卫生技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全省13个城市、70多个县(市)3800万人口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方面服务责任,同时还辐射省外城市的病患人员。医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1.8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3个住院部、1个门诊部。医院有1人被评为全国名中医,39人被评为省级名中医,有46人被评为校级名中医。

  建院5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一直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医疗工作的理念。注重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文化理念作为全院职工的工作准则贯彻始终。在具体工作中,从创建令患者感动服务入手,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信任,让社会认可。

  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同时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气管、胃、肠电子镜等医疗设备价值约2.4亿元。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妇科、外科、血液病科、护理学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妇科、外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脾胃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治未病科、护理学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专病)10个(肾病科、肺病科、眼科、骨伤科、脑病科、针灸科、中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老年性痴呆病、癫痫病)。现代化的手术室、化验室、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医院实行了院系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学、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民族医学)。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30名,硕士指导教师151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内分泌病学、中医内科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眼科学);省教育厅重点学科5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7个;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

  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中医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今天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在规模建设和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居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全院职工满怀豪情为满足龙江及广大各界患者朋友就医需求而努力工作,为医院明日的辉煌,为中医药美好的明天贡献全部的力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63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及医疗研究基地。现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黑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学会挂靠单位、国家中医局耳鼻咽喉科临床路径协作单位。科室同时承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疗、教学、科研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本学科以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为发展方向,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以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耳鼻咽喉科年门诊量约45000人次,科室病区目前拥有床位60张,门诊拥有诊室4间、测听室、腔镜室、处置室、治疗室各1间。设备齐全,有电子鼻咽喉镜、鼻内镜、耳内镜;耳声发射检查仪、眼震电图检查仪,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仪、纯音测听检查仪,声音导抗检查仪等多种检查仪器。拥有院内制剂牛黄利咽丸、清咽甘露丸、溫肺止流丸、清鼻丸、利鼻丸、鼻乐颗粒等10余种;研制出经验方清咽利喉汤、养阴润肺汤、鼻炎1号、鼻炎2号、鼻炎3号、耳聋1号、耳聋2号等20余种,多年来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深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同时开展烙治法、灼烙法、啄治法、鼻丘割治、鼻内针刺等中医适宜技术及各种手术。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对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小儿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耳聋、耳鸣、眩晕等中医优势病种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多项省部级成果奖励。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参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多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4人,在读19人。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诊治水平高超。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耳鼻咽喉科现有医护人员18人,医生9人,护士9人。其中包含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名,省第一批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1名,龙江名医1名,黑龙江省名中医1名,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1名,校名中医2名。科室负责人周凌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首届龙江名医,校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省第一批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局重点专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中医局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参编"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各2部,其中1部为副主编。参编研究生教材1部。出版学术著作近20部,其中9部为主编。发表论文60余篇。曾主持国家教育部、省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等教育、省中医管理局等多项课题,目前主持在研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奖2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科室副主任李岩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十余项,目前主持在研项目3项,其中省自然1项,省级教改课题1项,黑龙江中医药中青年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2018年度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1项,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1项。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声明:本网站登载内容出于传递健康信息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医生确认信息为准。我们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侵权联系QQ:4254001)
copyright © 2020-2024 福梦鼻炎网 https://www.trilighting.com/ 青岛龙孕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